有人說制作企業電子雜志是企業老板的一件外衣,有人說企業電子雜志是企業的一面形象墻。我們姑且不去考證這種說法的出處,它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企業電子雜志在很多企業中重宣傳而輕服務、弱經營的現象,導致企業電子雜志只是企業的依附品,而不是企業的生產力,使企業電子雜志在企業中處于 較尷尬的位置。
企業最終是以贏利為目的的。無論是業績的直接發生部門,還是服務和保障的部門,都是圍繞企業目標而展開工作,只是職能不同,政策和執行步驟不同而已。企業企業電子雜志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載體,除了記錄企業歷史、培育并傳播企業文化、品牌文化的責任外,要有服 務企業目標的意識和能力,要有獨立的經營體制。
我們需要思考:它能為企業整體的營運目標貢獻什么?它能為管理帶來如何幫助?它能為品牌塑造提供什么樣的基礎支持?這些問題在在都是企業電子雜志生存并發展的要義。
經過初期的摸索,企業電子雜志的價值體現可以從企業電子雜志承載的企業文化入手,主要有以下兩個 方面:
一是企業營運策略上
企業電子雜志是企業文化的外化表現形式,是企業文化在企業內部上下貫徹的有效溝通平臺,是傳播品牌文化的重要載體,是企業管理和企業對外公關的有效工具。如果把“有效溝通”
為一個政策,那么這個平臺上就有傳播、文化、培育等內容可以進行經營規劃。
傳播,可以是刊物,可以是衍生的光碟,網站等。
文化,可以是制度,理念,行為規范等,也可以是企業倡導的社會文化。
培育,可以是知識講座,培訓班,學習會等。
這些內容對內可以配合企業進行規范化管理和實施績效激勵機制,從而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企業目標的執行力管理;對外可以對社會和行業建立良好的公眾形象,建設企業經營的 軟環境,為企業的整體運營提供強有力的支持。
二是品牌影響上
我們發現,那些成功的企業越來越把自己的成功歸結于公司的文化,關于這些企業的優秀文化的報道也是層出不窮。
我們可以試想:海爾的企業文化為海爾帶來了多少無形價值, 華為基本法為華為提升了多少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。
這些都是企業文化的優勢資源,通過企業文化推動企業形象的提升,增強企業的美譽度,這一方面不但可以為企業做很多免費的推廣,而且無形中可以為企業吸引更多優秀的人才。
綜而言之,企業電子雜志在企業的定位,如同企業在社會的定位一樣。企業處于社會的大環境 中,必須為社會創造一定的價值,這樣企業才能在社會上生存并發展。
企業電子雜志也是一樣,必須為企業創造有形或無形的價值,才能在企業生存并發展。我們需要視企業電子雜志為一個獨立的生命體,以負責任的經營態度對待企業電子雜志,讓企業電子雜志成為企業的生產力, 而不是依附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