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業電子內刊是企業文化承載的載體,是企業文化傳播的工具,也是企業信息上通下達的溝通渠道和輿論宣傳陣地。如何讓內刊發揮積極作用,擴大內刊的影響力和傳播效果,本人結合幾年的辦刊和企業文化咨詢的經驗,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:
方向性——明確內刊的讀者和目標
內刊的目標受眾不僅是員工,還兼顧外部客戶。目前企業內刊的表現形式共有三類,即企業內部傳閱的刊物、專門給客戶閱讀的刊物、同時兼顧內外的刊物。一般來說,企業內刊的讀者是以內部員工為主、外部客戶為輔。對內發揮信息傳遞、文化建設、凝心聚力等作用,對外發揮宣傳公司形象和業務的作用。
目標受眾不一樣,內刊的側重點也不一樣。比如,我以前服務的廈門建霖工業是以OEM和ODM為主,內刊的目標受眾主要是內部員工,內容上更關注產品的品質,所以在品質宣傳上傾注了不少心力;而舒華(中國)有限公司有自己的品牌,他們的內刊兼顧對內傳播和對外傳播兩個方面,更注重企業的形象展示和產品宣傳,以及整體形象的維護和提升。
豐富性——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
很多企業的內刊只有一種,目標受眾卻包含高層、中層、職員以及一線員工,還要兼顧外部客戶。對于中高層來說,更關注行業的發展趨勢,公司的大政方針。對于一線的員工來講,他們更關注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福利措施、工作條件的改善等。而外部客戶更關注公司產品的品質以及企業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。因此,內刊在策劃欄目、稿件選擇時,既要突出重點,也要兼顧各方面的需求。
中高層領導對報紙的政治性和嚴肅性要求多一些,而普通職員和一線員工更傾向于趣味性和知識性。針對這種訴求,我常常喜歡把四版報紙為:第一版時政新聞,第二版綜合管理,第三版主題策劃,第四版員工生活。一二版主要針對中高層,二三版主要針對基層和一線員工,嚴肅與活潑相結合,雅俗共賞,從而滿足不同群體的閱讀要求。
互動性——擴大員工的參與面
經常在內刊群里交流,不少編輯人員反映,員工投稿積極性不高,稿子少,質量差,很多稿件都要編輯自己去采寫,工作壓力大,并且很辛苦。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員工的參與性不高,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。
要改變這種狀況,首先要在每期的策劃欄目上下功夫,欄目盡量豐富一些,讓他們知道寫什么、寫的范圍等等。其次,利用公司的郵箱、宣傳欄、OA以及論壇以及自己認識的人,廣泛宣傳和動員,最好是約稿到個人,這樣就能保證稿件的數量,并且他們寫稿過來也有針對性。再次對每個來稿都要有回應,不采用的稿件要向作者說明原因,并鼓勵他投稿。另外,在稿件的質量、編輯以及排版上下功夫,增強內容的可讀性和趣味性,提升報紙的質量。報紙質量越高,員工關注越多,投稿的人也越多,報紙的影響力也會增強,循環往復,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趨勢。
我剛到舒華的時候,投稿的人很少,內刊只是幾個文學愛好者的舞臺,內容也不夠新穎,員工的關注度也不高,文化專員對自身的價值以及出路都產生了懷疑,于是轉行去了其他公司。為了改變這種現狀,我從稿源上入手,先策劃一些主題,然后發動周圍的人幫我寫稿件。第三版為特別策劃,全部由我自己采寫,從而在數量上達到了排版的需要。
一期一期逐步改變,每期投稿的人員的聯系方式都收集起來,和他們經常保持聯系,調動他們寫稿的熱情和積極性。在發報紙的時候,稿費及時發放到他們手中,這樣,不僅報紙質量提高了,員工的關注度提高了,而且從我經手的第三期之后,報紙再已沒有缺過稿件,每期都用不完,自己也不用辛苦的去采寫稿件,每當聽到同事們對報紙的稱贊,自己也很有成就感。
可視性——提高版面的藝術感
版面是報紙的臉面,版面的美觀和藝術感對吸引受眾注意也有很大的作用。但我們很多做內刊的人員不是科班出生,對報紙的排版不太了解,也沒有經過審美和藝術訓練,只能靠自己一步步地摸索。即便是新聞專業畢業的,如果在大學也不認真學,學了也記不住,學了也等于白學。最開始排版的時候,我常常模仿國內做得比較好的內刊。并且深信,不少創新都是從模仿開始的。不斷地琢磨,不斷地改進,版面也越來越漂亮了。
在這里,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排版的幾條經驗:一是版面的顏色不能超過三種;二是要注意整體風格的協調統一,動靜結合;三是版面留白要恰當,太多了浪費版面,太少了顯得不夠大氣;四是要有精益求精、嚴謹細致的精神,追求版面的整潔大方,把每一期報紙當著一件藝術品來對待。
導向性——發揮內刊的引導作用
企業文化建設最核心的是價值觀的引導,而內刊是企業文化最重要的傳播工具。所以,內刊的主題策劃要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一致,要為落實企業文化建設服務,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服務,為企業的員工服務,為提升企業的對外形象服務,從而營造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。
內刊要注重故事的收集整理,把企業的核心價值觀融入這些故事之中,用故事的方式傳播企業文化理念,使企業文化理念固化于心。刊登每篇文章都要有一定的目的,尤其是要刊登那些隱含企業思想和價值觀的文章,統一員工的思想,讓每個員工落實公司的規章制度和行為規范,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踐行企業的文化理念。內刊就就像拔河比賽的繩子一樣,讓大家心往一處想,勁往一處使,向著共同的目標努力奮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