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子內刊以其數字化優勢:快速傳播,定向推送,成本低廉;被廣大企業所接受而應用。在互聯網+時代,結合企業營銷,電子內刊是如何發揮其生產力功能的。
在很多IT人士眼中,似乎一切紙質的東西都是見光死,他們的道理非常簡單:第一,電子媒體已經隨手可得。第二,我不會為紙媒付費。此種思維實際上是一種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。如果我們審視這個科技發展史,就會發現,雖然科技產品會層出不窮,但是很多產品是互補、互惠、互利,而不是互相替代的。例如我們雖然整天拿著手機,但是我們也使用固定電話。雖然我們長時間對著電腦,但是我們也看電視。同理,雖然我們看網站,但是偶爾也會翻報紙。如此說來,電子內刊,依然尤其存在的價值。并且在筆者看來,借助于更加便捷的信息交流方式和新型的營銷理念,企業內的作用不但沒有消失,反而增強了。這或許解釋了一些企業,尤其是中大型企業,依然有一份電子內刊的原因。
下面,我就我自己的經歷,著重談談電子內刊在營銷中的作用。
加強與經銷商的溝通
雅志小編曾經在一家儀器企業從事電子內刊的編輯,偶爾也會隨著公司的領導聯絡各地的產品經銷商和代理商。這些地區的代理商往往代理商多個廠家的產品。幾乎每家地區的代理商的前臺,都放著一大堆的各個企業的產品宣傳冊,雖然裝幀有區別,但是畫冊的構架和內容大同小異。我們詢問了代理商是否看仔細看這些畫冊,部分代理商表示不會仔細瀏覽,因為很多不同品牌的產品參數幾乎都是一樣的。但是對于我公司的電子內刊,很多代理商卻表現出濃厚的興趣。按照代理商的說法,他們代理一個企業的產品,不僅看產品的質量、價格這些因素,同事也要明白該企業內部是如何運作的、企業文化、經營管理如何,這些能激發一個商人的興趣,也會增強企業對于代理商的透明度,增強代理商對企業的信任。筆者統計了一下,代理商代理產品中比例最大的就是我公司的產品,我相信這其中有電子內刊的作用。
開拓企業公共營銷關系
在中國的商業環境中,政府、國企占據著重要的地位,這一點是存在的事實。很多企業是依靠著政府以及國有企業生存下來的,國家政策以及企業動向可能會影響到部分企業的經營。而政府和國企的決策受到那些因素影響呢?智囊機構。在我國這些智囊機構包括行業協會、學術機構等等。電子內刊可以深入到這些結構內部,產生間接的影響,從而為企業制造發展的機遇。筆者接觸到一家物聯網企業的內刊編輯。他們的內刊編輯委員會幾乎囊括了行業的知名專家和學者,通過定期約稿的方式,和這些人員建立了密切的關系。而這些人員能夠在產品訂單方面,為公司提供幫助。另外,該企業正在爭取該電子內刊的刊號,如此一來,其公共關系的影響力將會進一步擴大。適合通過電子內刊來進行營銷的主要是科技企業、醫藥企業、電子企業等需要和學術機構保持密切聯系的企業。
吸引潛在產品消費者
很多企業的內刊同時出版紙質版和電子版。電子版可以通過互聯網以及移動互聯網進行營銷。在這方面,地產企業的內刊營銷走的最快。在一些房地產網站,都專門設有地產內刊專欄,集中展示房地產企業的內刊,并且一些地產內刊也擁有的一定的固定讀者。也能作為吸引產品潛在客戶的一種受到,同時也能擴散品牌的營銷力。當然,很多內刊的閱讀體驗還有待改進和完善。